会议专题
会议专题
>
“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总文献量: 45篇
会议类型: 国内会议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日期: 2012-12-01
结果中检索
文章浏览
从自主到自由--论三次法律事件与张恨水职业作家身份意识的确立
康鑫
试论国统区抗战小说创作的有效性及其影响限度--以《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为中心
布小继
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与文学史观的哲学反思
张福贵
《玉梨魂》版权之争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身份转型
胡安定
从两份土地法文件看土改小说创作
彭冠龙
民国法律形态与女性写作
倪海燕
政治博弈中的《广西妇女》
吕洁宇
政府规范与国家意识的强化--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戏剧团体的组建与管理
傅学敏
《新青年》前期国家文化的建构与新文学的发生
王永祥
“民族形式”对“民族主义”的置换--民国政治文化视域中的“民族形式”论争
毕海
搅乱文坛的法律--以《大清著作权律》为中心
李直飞
一部《大清著作权律》,一组近代本土文化生态的乱码
钱晓宇
新浪漫与新写实--关于民族主义文学和三民主义文学的方法论问题(提纲)
姜飞
清末民初出版法的变迁与社会幻想小说的想象空间
任冬梅
现实反抗、文学书写与精神资源--论鲁迅与法律的三个层面
黎保荣
启蒙对象对白话文学的影响--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为例
谢君兰
“民国”的文学史意义
周维东
1933-1935年的鲁迅:带着枷锁,如何跳舞?--论国民党治下的文网与鲁迅的钻网术
杨华丽
民国宪政和法制下的左翼文学与右翼文学
张武军
宪政理想与民国文学空间
李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