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族形式”对“民族主义”的置换--民国政治文化视域中的“民族形式”论争

  “民族形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形势下耦合而成的一个概念,以往学界往往将其与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民族形式”问题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背景和理论谱系,“民族形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下,为应对党外和党内的理论对手,获取文化领导权建构新的意识形态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对晚晴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社会民族主义正义伦理的合理发挥和有效利用。

文学理论 文化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 历史背景

毕海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00081

国内会议

“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06-216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