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科书”图形的运动”内容设计比较研究
”图形的运动”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源于旧课标(2001年版)的”图形与变换”,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新增加的内容,旨在突出用运动变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索和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与教师习惯从传统的静止的观点来研究几何的相关问题相比,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图形与几何却是相对比较陌生的,这更需要教科书在编制时尽可能为教师们提供优化的课程内容,为教师理解和钻研教材提供明确的指引和实施便利.基于以上考虑,以全国使用范围较广的经由教育部2013年审定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制出版的1-6年级12册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图形的运动”为研究内容审视三版教科书编制的异同.首先通过量化统计分析三版”图形的运动”的广度和深度以获得整体概况;然后运用比较研究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研究发现并寻找可供借鉴的”图形的运动”设计建议.
小学数学 教科书 教学内容 编制策略
甘火花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157-163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