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比较研究--以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作品的分析为例
自2011年,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微课成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甚至企业培训热议和追捧的话题.尽管微课建设的初衷是打破自上而下资源建设的传统格局,使资源建设与中小学教学实现有效整合,但是微课以其”教学目标单一”、”短小精悍”、”情景化”、”碎片化”、”以视频资源为主”、适用于正式及非正式学习、支持线上与线下学习等特点,受到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重视,教育者对于微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也就此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推动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国家、地方、学校开展了多次微课比赛.2013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依托优课网平台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第一次增加了微课组别.2015年,该比赛的参赛作品增加至1566件,参赛作者达到3730人,参赛院校来自于全国的高等院校和部分中职院校.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对微课设计与开发的重视,那么,微课在高校的发展状况如何?不同学科设计与开发的微课表现出那些差异?这些差异对我国高校微课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哪些启发和指导?这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高等院校 微课设计 资源开发
张海燕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57-36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