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阅读方法”视野中的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本文所谓”文本解读”,实际上是指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中的”课文解读”,亦称”备课式解读”或”教学解读”,这种解读同语文教师自主阅读活动中的”解读”或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一般意义上的”解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的解读对象是入选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课文”,是从”语文教育教学视角”对”课文”进行的一种”特殊解读”,它”不但要关注文本自身,还要关注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要受制于”文本自身””语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学生认知基础、成长目标”等多种因素,比一股意义上的文本解读具有更多的规定性.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的真实起点,直接关乎教学实践的有序推进与教学效率的高低与否.为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解读”,本文行文过程中称之为”课文解读”,并认为,语文教师课文解读应当重在阅读方法的萃取与外显,进而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学生合宜、高效阅读方法的掌握,提升阅读素养.一直以来,隐匿于语文教师课文解读中的关于阅读方法的模糊认识,庶几正是制约阅读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语文教师 课文解读 阅读素养 教学设计

石耀华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苏州

中文

498-503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