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暗示”: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之创新--以傅东华编著《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为例

1932年,傅东华在编著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首创”暗示”一项,体现助读系统编制的全新尝试.这套教科书”暗示”类型多样,从内容呈现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启思类、告知类、混合类,从内容导向角度可分导向文章做法类、导向文本解读类和兼论类;从内容涉及范围角度可分为本课类、他课类.这些类型多样的暗示,彰显了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功能,一是提示欣赏解读文章的途径,二是增强教科书体系间的联系,三是辅助建构学习者的认知.”暗示”联结了作者、文本、教科书和编者四个主体的意识,以其多样的类型和多角度的功能沟通了”教”和”学”两大部分,是助读系统的发展历程上的一大创新.

中学语文 教科书 助读系统 暗示类型

徐加慧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国内会议

第四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教科书高峰论坛

北京

中文

394-403

2016-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