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食品工业化引领农业发展

食品的工业化进程使农业处于附属地位.一般农业型国家是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从对美国发展历程的分析,发现工业化国家其农业更强大,区别在于,其农业的引领是食品的工业化,食品工业化使农业的发展作为食品工业原材料基地和基础条件.农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是农业的附属产业,一般作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或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手段,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是食品工业的附属产业,从食品生产原材料的种养殖到食品流通,完全采用工业化体系,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出口,这里农业不过是食品工业链条的初端,其生产的数量和品种完全取决于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的需要,是直接市场驱动和控制的,如肯德基、麦当劳模式.当前,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不仅要紧密针对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要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人,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阐述了食品工业化在调结构、促转型、拉内需的新常态经济中的作用。

食品工业化 农业转型 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

张立方 柳士俊 白雪 李留柱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68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北京100050 中关村绿谷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15中国食文化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32-37

2015-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