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心理账户特征探索与量表开发--基于扎根理论视角
心理账户效应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但已有成果大多只是利用情景实验法探索心理账户对人们决策行为的作用,鲜有学者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账户特征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利用扎根理论方法,以中国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账户基本特征进行了探索;同时,根据扎根理论结果,开发出中国大学生心理账户特征量表,并利用SPSS20.0和AMOS21.0对两次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扎根理论开发出的心理账户特征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可信度.尽管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我们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通过总方差解释率(仅63.234%)来看,还有将近1/3的成分没有得到解释。因此,还有可能存在其他重要的心理账户特征未被解释。因此,未来研究可以继续针对社会中的大学生或者其他群体进行扎根,以探索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账户的其他重要特征。心理账户特征的探索性研究及量表开发只是针对心理账户自身进行研究的开始,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心理账户特征的前因与后果两个角度出发,利用大样本抽样方式探索心理账户的中介作用。心理账户特征属于人类心理过程的倾向性特质,可能既受先天遗传的作用,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且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心理账户会左右人们的投资、消费等方面的行为,但却没有学者进一步探索这些影响对人们家庭生活、工作或学习产生作用的机理。
大学生 心理账户效应 扎根理论 成本追踪性
杨林波 周星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74-283
2014-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