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重建

本文即拟通过对民国以来不同时期文献学著述的考察,探寻高校文献学学科体系演变的历史轨迹,并尝试以文献学研究对象和核心研究内容为基础,重新构建适合于当前文献工作与文献学教育实际的文献学学科体系。中国文献学历史悠久,古有校雠学之谓.自近代以来,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演变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民国初期由“校雠学”变身“文献学”初期的学科体系;1980年代以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为基础的文献学学科体系;19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大文献学”学科体系.论文比较分析了这三个阶段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特点和存在不足,指出:研究对象和核心研究内容是文献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理应成为构建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基石;在当今学科大融合的趋势下,以时代性将文献学划分为看似本质不同的传统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已不合时宜;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应内外有别,注意突出学科的核心内容,防止学科的泛化.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文献学研究对象和核心研究内容为基础的全新的文献学学科体系.

高等院校 文献学教育 学科体系

李明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

武汉

中文

193-207

2015-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