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通往全球化的必经之路
随着中国翻译市场的快速成长,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翻译本科专业,159所高校开设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今年还将有大约40所高校也增设这个专业。在中国,外语和翻译学习将会继续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多一门语言就多一个思路,就业就多一个机会,成功就多一个渠道。然而,还有比经济生存与发展更加深刻的东西。在每一个字母和文字后面,都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为什么那样想、那样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其语言。 国际翻译界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选择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外语,那就是选错了职业,因为最能有效发挥自己语言能力的办法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而且今后很长时期,中译外还将以中国人为主。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有更多的外国人从事中译外。可以肯定地说,学习中文和会使用中文的外国朋友在中外交流方面将有更多的机会发挥作用。 一种理想的局面是,能建立某种机制,让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坐在一起探讨如何把各自国家的基本国情、方针和政策传达给他国受众。这将减少误会和怀疑,增进理解和互信。只有当人们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意图时,才能建设一个对利益枚关方都有益的稳定和平的世界。对于从事语言教育国际合作的人们来说,这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全球化。
汉语翻译 外语学习 文化交流 语言全球化
黄友义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70-72,239-242
2014-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