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交际可能发生在英语本族语者与非英语本族语者之间,例如中国人与英国人或美国人;更多的时候是,双方都是非英语本族语者,例如,中国人与瑞典人或泰国人.鉴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国际语的作用,不少学者提出,非本族语者学习英语成功的标准不该再以本族语为参照体系,而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交际的有效性.虽然这一议题在理论上的争辩空间不大,但不少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难以解决.最棘手的是,如果不用本族语者的英语作为标准,那学生学习什么英语呢?目前提出的建议大致有两种.一种认为,可以用本国英语学习成功者的英语作为标准;另一种认为,可以对英语国际语进行分析、描述,逐步对其进行规范.一旦英语国际语有了规范体系,二语学习者就可以以此为学习对象.完成这项任务虽然很艰巨,但可以逐步实现. 为了兼顾英语国际语的商务交际功能与文化交流功能,又不用英语本族语作为唯一标准,作者从教学视角提出了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该框架充分考虑了运用英语国际语交际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融合了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者的需求。本框架包含两个维度:作者对语言的看法和作者对教学的看法。该框架将英语分析为语言、文化与语用三个子系统。 教学内容和教学预期结果也相应地根据这三个子系统设定。语言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变体、非本族语变体与本土化特征。文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文化、非本族语文化和本土文化。语用的教学内容包括三方面的规则:普世通用规则、本族语规则与非本族语规则。语用教学的预期结果是获得在线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

英语国际语 语言教学 文化交流 语用功能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内会议

2014世界语言大会

苏州

中文

75-77,246-248

2014-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