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语言能力与教育创新:从尼泊尔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获得的经验

语言的选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挑战.如果母语与全国通用语不同,讲母语的人在教育系统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儿童带到学校的语言、知识和经验,构成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重要基础.熟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相互理解、交流和互动,而获得素质教育.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不是尼泊尔语或英语。小学学生在班上使用母语总是会被其他学生讥笑。教师们建议他们使用第二语言,不要讲母语,并要求家长在家中不要讲母语。这都会导致家长和儿童对本族语言的负面情绪。母语左右着儿童的思想,使其与家庭、部族、自然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儿童的学校教学成果和认知能力发展中,母语教学最有效。母语的熟练程度越高,第二语言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就越好。 尽管尼泊尔是一个多语种的国家,但主流和官方语言实际上已经成为学校层面唯一的教学语言。然而,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之后,出于教学和观念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又开始提倡多语教育,并且在多语种社会中逐渐推广开来。尼泊尔已经签署了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和语言政策的宣言。宪法也就非尼泊尔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确认,同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总之,政府应通过推行母语教育的有效措施,弥合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差距和缝隙,下定决心实现这些政策,并呼应国民要求把自己的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诉求。

小学教育 多语教学 母语 尼泊尔

约根德拉·P.亚达瓦

尼泊尔 特里布文大学

国内会议

2014世界语言大会

苏州

中文

107-108,292-293

2014-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