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教育评估与监测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市大渡口区为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这既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如何在以往的教育改革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怎样建立区域教育监测评估机制,以体现区域教育改革的前瞻性?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与实践.我国目前启动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仍不完善,还缺乏区域性的评估与监测体系,各地教育部门难以准确把握当地的地情、校情、学情,而依据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区域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工作,又是一项巨大的,需要各地各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工程。因此,如何提高区域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的公众满意度、促进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眼下各地教育部门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区域教育督导评估与监测体系建构策略如下:初步建立了区域教育督导评佑与监测机制;试点了区域教育督导评佑与监测工作模式;探索了区域中小学教育评估与监刚内容框架。为满足督导实践与量化评估的需要,根据教育督导评估与监测的运行模式,大渡口区搭建了2套软件平台模型:教育督导网络平台与问卷调查平台。2套平台均在内网运行,不对外开放,且后台数据库整合在一起,采集的数据用于区域教育管理与质量分析,是量化分析教育质量、指导教育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重要的数据来源。
中等教育 教育评估 监测体系 信息技术
谷雨
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中心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57-164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