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学校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的学校评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发展性评价、督导评价和等级评价。中国和新西兰的学校评价体系在评价机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应用上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评价,是基础教育界的热点问题,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但各个省市已经结合地域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北京、上海、江苏最具有代表性。因此在与新西兰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时,主要以京、沪、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总结,提炼出中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概况。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的学校评价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发展性评价、督导评价和等级评价。北京的学校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重在促进学校软件方面的建设,由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科院基教所承担,开端于200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的初中建设工程,经历了2006年和2007年北京市教委相继启动的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对全市所有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实施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建立了所有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连续5年的学校发展现状评价数据库,为北京市和区县制定教育政策、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上海的学校评价属于督导评价,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从2003年开始启动,主要考查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达成度,诊断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对策;江苏的学校评价属于等级评价,由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教育评估院从2003年起实施普通高中星级评估,评价标准分为五个等级,一星级为最基础级,五星级为最高级,目的在为激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素质教育,办出学校特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等教育 学校评价 教育质量 中国 新西兰
王薇
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0-197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