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本,聚焦均衡,引导区县、校走出”第一”困惑
本文基于2013年沈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的具体特点,从评价指标体系、校际质量均衡差异、学校质量成本情况、监测结果引发的后续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本次监测构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征的学科、综合素质、学习成本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以此纠正只用学科成绩来评价学校、区域学业水平的误区;将校间差异作为区域均衡的切入点,把各区县分为高质量高均衡、高质量低均衡、低质量高均衡、低质量低均衡四种类型;将学习成本作为学校质量接入点,把各学校分为高质量低成本、高质量高成本、低质量低成本、低质量高成本四种类型.此外,本次监测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使监测结果成为高质量低负担目标的有力抓手.
义务教育 学业质量监测 评价标准
张丽娇 刘晓萃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258-261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