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再论先秦无官学

官学,是指由官府举办的学校。上世纪三十年代,史学界疑古之风盛行,陈青之先生首倡”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考的(学校),应始于西汉武帝应朔年间”.此后数十年,此论如空谷足音,应者寥寥.几乎所有的中国教育史教科书,都声称中国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完备的官学系统.一九八六年,朱春荣先生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先秦无官学说》一文,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本文不揣冒昧,欲步陈朱两位先生之后尘,为先秦无官学说再添新证.笔者通过论证,最后指出西汉设立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主要的功能是研习经学和培养教化人才。其前提有三:一、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二、儒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经典;三、儒家以德治国,任人唯贤,以德称位的主张可以付诸实施。先秦时期,这三个条件都不具备,因此不可能出现官学。

官学 儒家经典 意识形态 先秦时期

章小谦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深圳

中文

252-255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