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教育学术界的分层:美国教育学术共同体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术职业化伊始,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教育学术界精英,这批教育学术界精英在密集的学术互动中最终确立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的规范体系,并形成了相应的学术共同体结构和运行机制.美国教育学术秩序形成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和芝加哥大学成为美国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圈子,这两所大学汇聚了教育界大部分学术精英,这些学术精英不仅控制了教育学术研究的主导话语权,同时也成为众多追随者的”精神导师”.测量、统计、调查为核心的教育学术研究传统以这两所大学为先导向各类教育研究机构渗透,这些研究传统至今影响并制约着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文章介绍了美国教育学术界核心圈子形成的原因,还指出了其内在结构和知识生产方式,提出期刊是教育学术界精英生产并传播知识的主要平台,研究成果能够被引证是追踪教育知识扩散以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还借助Web of Science文献引证索引数据库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名的教育期刊杂志进行文献引证分析,探查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教育学术界精英的知识生产及其扩散的过程,同时介绍了在学术互动中,折射出教育学术界精英专业身份获得的社会过程以及特殊性质,即教育界学术共同体专业身份或者专业权威的确立主要依靠大学这一正式组织的支撑,教育学术界精英的成名及其名气来源更多的是来源于大学头衔或者大学自身的学术名气和传统。

教育学术界 结构划分 运行机制 学术精英 美国

康绍芳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深圳

中文

308-318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