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教师眼中的大学生入学选拔标准研究--以教育学类本科自主招生为例

自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高校通过自主招生举措来改进”一考定终生”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高校招生录取应走向多元化.确立一个公正、有效的自主招生入学选拔标准是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本研究以教师为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落脚于以教育学类的本科生为例的选拔标准上。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入手,从与学生发展最密切的视角了解到入学选拔中学生应当具备和选拔应当重视的层面;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学类这一专业为例,探讨出适合本专业的入学选拔标准,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从对教师眼中教育学类本科生入学选拔标准与国外大学的入学选拔标准比较来看,二者都注重对品质、实践能力、沟通、思维活跃等方面的要求;国外大学更加重视综合的能力或者是某一方面的天赋,特别是对创新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要求;本研究中教师更注重主动性、知识素养及踏实等要求,想比较之下,更关注学生除能力之外的态度的呈现。再从教师眼中教育学类本科生入学选拔标准与国内现有研究大学生应然素质的比较来看,二者有很高的适配度,即教师在选拔中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学生应有素质或能力的影响,在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心理素质、个性、能力等方面,二者的结构是相互影响的。此外,由于本研究以教育学类本科生为例,在选拔标准中也体现了这一独特性,如热爱教育、爱心等标准的体现,也说明在大学的招生选拔中应该注重学生与专业的适切性,根据学校或专业的不同要求、不同性质挑选出最合适、最有潜力的学生。

高等院校 招生管理 入学选拔标准 教师群体

张倩宁 申晓月 蔡永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宁波

中文

786-792

2013-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