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教师工会时期的教师图像-圣职己远,典范在夙昔
教师图像在传统期待与多重法规的认定下,产生了不同的论述.从传统观点而言,教师具有圣职的地位;从「教师法」的角度来分析,教师应为专业人员;就「工会法」而言,教师是受雇主雇用,从事工作以获取薪资的劳动者.教师依身分解读的不同,其所拥有的图像也会呈现本质上的差异.今日台湾社会大众对教师图像的界定为何?本研究希望透过与不同教育相关人士的访谈互动,来建构符合社会现状的教师图像. 当代社会因环境急遽的变迁,传统教师的任务内涵,己无法全面描述当代教师的图像.作者经由深度访谈与研究参与者,共同建构出当代台湾教师社会图像:(1)拥有教育专业知能的「教育从业者」;(2)拥有教育爱的「品德培育者」;(3)拥有反思、批判及创新能力的教学者:(4)教学的「行动研究者」;(5)拥有行动力并参与社会事务的「现代公民」;(6)社会价值观的「倡议者」;(7)怀抱基本人权理念的行动者.
教师角色 社会图像 教育质量 后教师工会时期
王凤雄 翁福元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台湾 南投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99-909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