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与思考:内涵、框架及量化

”数学活动经验”在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至今已13年,在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此处称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明确提出至今也已3年左右时间.目前国内已有很多相关研究.梳理已有文献,关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是不同的,对其内涵界定、特征、分类、实践如何落实等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本研究力图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给出关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某一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本研究界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只针对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是一种长期积淀形成的数学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即经历和感悟数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积淀的数学思维的方式.在此界定下,给出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四个维度划分:观察联想、归纳猜想、数学表达、验证或证明,针对这四个维度给出了三个层级的层次水平划分,确立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量化指标,并对初中学生进行了量化研究.

义务教育 数学学科 基本活动经验 量化指标

郭玉峰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国内会议

2014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北京

中文

120-125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