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分析,指出教材的印刷和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在小学的数学教科书中图案多,色彩鲜艳,很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好感.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点的显示并不突出,不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二年级上学期的”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式,教材中只有乘号在前的乘加和乘减算式,没有总结和归纳的语言,易造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思维定势,不利于知识的迁移.教学用书中又不要求总结和归纳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小学生在四年级继续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对学生的要求远远高于初中数学教材对学生的要求.前者要求学生探索,找规律,却不总结,也不给出结论.后者只是形式上要求学生走走探索的过程,马上就给出结论.前者的个别知识点没有出现在教学内容中,习题中却有体现.这些做法,增大了小学生学习的负担,还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对教材的编写和印刷提出了三点修改和处理意见,希望能让小学生既喜欢它,又能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还能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初等教育 数学学科 教材编写 儿童心理特征

丁丰朝

贵阳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国内会议

2014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

北京

中文

341-343

2014-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