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对我国幼儿园分享教育实践改进的探索
分享是人类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我国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当前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分享教育中却有着诸多违背”分享”之根本的”伪”分享教育的倾向存在.本文欲以绘本《我是彩虹鱼》为例,揭示彩虹鱼”伪”分享的实质,阐述”伪”分享教育的危害,力图对现实教育实践中这种”伪”分享教育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同时,本文尝试在幼儿园实践中重塑符合”分享”之本质的”分享教育”,进一步探求适宜于儿童的分享教育.
学前儿童 分享行为 教育实践
嵇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85-290
2010-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