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女性进入精英集体:有代价的进步

女性是如何走入北京大学——其后是中国国家精英集体?百余年的历史中,这一历程的步履如何?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哪些女性走入北京大学?这一历程是否存在社会排斥?社会排斥如何?精英群体中的女性如何选择专业,有无出现专业的性别隔离现象?本研究以1978-2005年近三十年间的北京大学的招生数据为对象,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用数据揭示女性进入北大从无到有、从性别排斥到性别均衡的历程.同时指出,近年来性别均衡后却是明显的阶层分离与森严的城乡壁垒,唯有性别维度的公平是一个跛足的公平.最后指出,精英群体有越来越均衡的女性比例,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进步后同样有沉重的代价:对于社会而言,性别的平等掩盖城乡之间扩大的差异,这是一个有疑问的公平;对于女性个体而言,专业选择与专业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男性主导知识规训的过程,这同样是一个有限度且有疑问的发展.

高等教育 女性维度 教育公平 精英集体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育社会学论坛

北京

中文

508-532

2007-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