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教研组之“教”“研”的丧失与回归
“教研组”本应以“教”为本,以“研”立本,但我国教研组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异化成了备课组和课题组,“教”“研”本真基本丧失。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教研组中“教”“研”的丧失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教师“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割裂。然而,教师的有效发展有赖于这两者的“双向移动”,表现为教师实践模型的建构。“教”“研”的回归要求多方整合,包括理顺“教”“研”关系,整合“教”“研”身份;深化课例研究,整合“教”“研”过程;建构集体知识,整合“教”“研”成果;改革评价体系,整合“教”“研”力量等。
基础教育 教学研究组 教师实践模型
毛齐明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650-653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