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与“送去”——“东学西渐”有待克服的翻译鸿沟
近年来,要求以“东学西渐”平衡和反制“西学东渐”的呼声在中国内地知识界日渐高涨.不少学者不仅乐观地认为已经到改变中方在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中只进不出局面的时候了,而且还反“拿来主义”之道而行之,提议采用“送去主义”,即主动将中国优秀文化作品译成西方语言供西方读者阅读,以此作为现阶段向西方扩散“东学”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翻译的角度审视了“东学西渐”这一文化交流工程,同时从当代语言理论的角度对翻译也进行了一番思考.从这些审视和思考中,作者得出两个结论:首先,考虑到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应注重区分“译入语言”和“译入话语”,只有在“译入话语”提出的基本要求可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主动实行“东学西渐”才有意义.其次,考虑到“东学西渐”有待克服的翻译鸿沟,现阶段致力于跨文化的“翻译对话”,将“送去主义”缓一缓,不失为务实有效的做法.
”Ea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Westward” cultural influence language-targeted translation discourse-targeted translation
刘亚猛
美国南加州大学
国内会议
澳门
中文
63-70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