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区自组织治理的信任机制初探 ——以一个村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订规章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 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 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 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 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 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 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 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 成为动员者,并以受信任第三方扮演仲裁者,形成了明确的互 惠规则以保证相互为利的信任,并且建构了基于生态保育的共识以凝聚认同感,这是新型信 任机制的构建基础,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self-organiz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social capital social network trust
罗家德 李智超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21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