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19世纪初,洪堡等人在进行大学改革时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大学管理理念。该理念的核心在于:高校由国家举办,国家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与制度保障,高校接受国家(主要是邦或州政府)的管理;高校作为社会团体享有学术自治权,学术事务由高校自行处理(主要是由正教授处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德国高等教育形成了的独特管理模式,即“国家官僚一教授”模式。正是得益于这种管理模式,德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摆脱长期的危机,在欧洲高等教育中脱颖而出,并一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直至二战结束初期(纳粹统治时期除外),这是德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模式。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90年代两德统一以来,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极大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高等教育 德国 管理体制 教学改革

杨天平 邓静芬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学科学术委员会第10次学术年会

安徽芜湖

中文

392-404

2009-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