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美国教育券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他主张政府把教育经费直核算成一定的教育券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由家长持券自由选择学生就读的学校,从而促进公立学校改革、扩大家长选择权并保证教育公平。其后,詹克斯对教育券理论进行了完善,他认为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他强调将教育机会均等作为实行教育券改革的政策目标。1990年美国开展了第一个家长择校计划——“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率先将教育券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即用政府发放的教育券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教育质量更好的私立学校学习。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部分地区也开展了教育券理论的实践,但教育券理论在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的运用仍在初始摸索阶段。本文论证了教育券理论运用于促进我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权的可行性;还讨论了用教育券资助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生活费的操作策略,试图借鉴美国教育券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的实践经验,深入挖掘教育券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价值,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美国教育券 义务教育 流动儿童 寄宿制学校

杨民 宋晓霞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1668-1685

2010-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