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严厉打击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科学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一、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一些不法分子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运输、储藏和餐饮烹制过程中使用非食用物质造成的,如使用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孔雀石绿、皮革水解蛋白、敌敌畏、石蜡、工业双氧水、甲醛、石蜡、罂粟壳等。这些物质属于毒性很大的化工原料,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最大。2008年发生的三鹿牌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就是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用物质的最典型案例,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严重损害了我国食品产品在国内外的声誉,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威胁。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非食用物质

张守文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

上海

中文

14-19

2011-03-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