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运用“问题解决连续体”,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与内容的不一致,思想与目标的不一致,价值判断与新课程理念的不一致,必然导致新课程在现实实践中很难落实到位。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还只停留在“概念”化的水平,即谈论理念口若悬河,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改革已不适应目前教育、教学发展需求的教研制度和师训体制,构建有效的教研机制和培训模式。运用“问题解决连续体”的思想,探索教师研训的新模式,形成问题类型(层次)体系,即:1、发现问题——起步;2、尝试问题解决——体验;3、问题追踪——探索;4、问题课题化——研究;5、物化研究成果——提升。它将教师的能力分为五个层次,反映了教师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这一模式的形成与运用,为教师快速走进新课程创设了有效途径。

问题解决连续体 教研模式 中小学教师 课程改革

曹如亮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国内会议

多元智能与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第四届年会

北京

中文

158-161

2005-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