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需要儿童“生态式早期干预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上海市卢湾区生态式早期干预模式介绍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干预的概念被提出至今,中国特殊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早期干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特殊教育领域,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或尽可能少地接受特殊教育,早期干预也包括对特殊儿童的鉴别、筛查和诊断等服务。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对于促进特殊儿童的缺陷补偿和个体发展等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抓住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关键期,及早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训练,上海市各区县一直致力于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实践的研究。针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尝试探索一条系统的早期干预方案——生态式干预。生态式干预以生态式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特殊儿童早期发现、筛查和诊断以及干预各环节之间保持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和谐的和均衡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让这些儿童逐步融入社会生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为最终目标,强调协调性、动态性和人性化的特点。从基层特殊学校的层面来讲,生态式早期干预包括以下具体实施步骤:(1)确定生态式早期干预目标;(2)选编生态式早期干预内容;(3)开展生态式早期干预活动;(4)营造生态式早期干预的人文、物质环境。
特殊教育 早期干预 生态式教育 学龄前缺陷儿童
何金娣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4-189
2009-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