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的实践:香港中学的课堂教学分析

于二零零零年,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提倡学与教新文化,从强调知识的灌输转为着重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希望培育学生学习过程的共通能力及鼓励学生多发问、多思考、多协作等,但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学习效能又是否达到,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OuaIity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OSIP)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研究所的一项大型学校改进计划。目标是为115所中小学提供专业支援,透过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改进。不少参与「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的学校均要求学校发展主任进行全校观课,检视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优劣,并为课堂教学提供切合学校需要的意见和建议。本计划借着为香港18所中学作全面观课的机会,记录了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学习、有否互动式的学习,以至透过观课者的专业分析及判断,评估教学表现及学习效能等。从观课所见,老师教学表现颇为参差,应用的教学策略仍以直接教学(directinstruction)为主,本文并分析教学态度、教学策略、课堂互动等各因素与学习效能的関系,及反映香港中学课堂教学的实况。

香港 中学教育 课堂教学 优质学校改进计划

赵志成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教育研究所 优质学校改进计划

国内会议

2007年两岸四地“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第七次会议

上海

中文

36-50

2007-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