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鲀鱼养殖场应用HACCP可行性的探讨
近几年,中国北方环渤海地区红鳍东方纯的养殖获得成功,规模日趋扩大,表现出极大的活力。1999年出口到日本300吨左右,创汇约1000万美元。并于2000年打开了韩国市场,2000年以后,出口量稳定在1000吨左右。红鳍东方鲀,学名:Fugu rubripes(Temminck etSchlegel)或Takifugu rubripes(Temminck et Schlegel)。日本用学名:Fugu rubripes rubripes(Temminck et Schlegel),认为红鳍东方鲀(简称红鳍)F.rubripes rubripes 和假睛东方鲀(F.rubripeschinensis)是一个种的两个亚种,而中国学术界则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种,即F.rubripes和F.pseudommus.。红鳍东方鲀俗称河鲀鱼,自古以来,河鲀鱼属珍品,是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备受人们青睐。河鲀鱼有毒,有识之士,食之无恙,无知者,贪食而丧身。河鲀鱼经济价值高,肉味鲜美,历来有“鱼中之王”之美称。笔者将对在河鲀鱼养殖(孵化)场应用HACCP原理建立农残等控制体系的可行性进行论述。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河鲀鱼养殖 红鳍养殖 农残等控制体系 可行性
郭凯 吴反修 鲁学军
唐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中国水产学会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31-136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