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弊端及其对策——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西南少数民族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但传统的保护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只保存了非物质文化的“形”,不能保存蕴藏在非物质文化之中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等“神”的内容,无法真正实现传承。根据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要求,积极对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并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利于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学习型社区,培养民族非物质文化“活的传人”,从根本上建立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再生机制”。

非物质文化 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 教育改革

张学敏 贺能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北碚400715 重庆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重庆永川402160

国内会议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桂林

中文

2007-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