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实用文体伪翻译现象研究

伪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异态,虽然很常见,但是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多,研究更是鲜见。本文追溯伪翻译概念及现象的源起,根据其功能和效果,把伪翻译分为积极伪翻译和消极伪翻译两大类。分析诱发伪翻译的社会心理动因,如与日俱增的文化交流意识和扩大商机意识等,并通过例证辨析提出伪翻译的纠正策略,如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翻译界对于伪翻译现象的重视,以提高我国旅游宣传、公示语、产品说明等实用文体的翻译质量。

伪翻译 社会心理动因 纠正策略

刘建刚 张艳莉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

苏州

中文

358-371

2006-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