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麦与小麦粉改良若干问题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小麦生产由单纯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并重,小麦粉生产也由生产通用粉、精制粉向专用粉拓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部、农业部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了专用小麦粉标准和优质强筋麦、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农业部并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性优质小麦品种评选工作,前二次品种已大面积推广,2005年又评选出郑366、新春1号、新麦18、藁9415、济麦20等强筋品种和面条用武麦3号、皖麦47等品种.我国优质小麦的种植也由2001年600万hm2到2004年提高到967万hm2,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40%左右.专用粉生产也由沿海少数企业发展到主要小麦产区基本上都有生产专用粉的企业.但由于品种多还不过硬,种植区划不合理和栽培管理跟不上,我国商品小麦能达到优质麦国标标准的实际上只有优质麦种植面积生产小麦的三分之一左右,且与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高档专用粉仍需搭配部分进口小麦,本文研究,1我国小麦和小麦粉改良状况,2我国优质小麦与小麦粉改良途径探讨。

小麦 小麦粉 小麦标准 小麦品种 强筋品种 专用粉生产 种植区划 栽培管理

林作楫 雷振生 王美芳 吴政卿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国内会议

国家小麦粉新标准(实施前期)暨面粉添加剂安全技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9-53

2006-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