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竺可桢气候变迁研究与新冰期预测

  被视作中国气候变迁研究先驱的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隐晦地表达了他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观点——气候是波浪式地变化,不会朝某个方向一直变化;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原因。这一观念在70年代初对反驳西方新冰期预测及其背后所包含的气候突变、气候异常等观点起到了关键作用。竺可桢这一观念的形成在其日记中有迹可循。除了他对于本土气候变迁的研究本身之外,1961年罗马气候变化会议的主流思想及英国气象学家莱姆就某个问题的看法是其气候变迁观念的两个主要来源。与其早期信奉气候决定论相比,竺可桢在建国之后的观念转变不能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影响一方面使其在理论方面趋于保守,另一方面令他较早地意识到气候变化议题的政治色彩。竺可桢所开创的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为当今气候变化争议提供了具有独特价值的论证,但其最困难之处在于区域性回答与全球性问题之间的不对称。

竺可桢 气候变化 新冰期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国际会议

天问:变动中的环境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74-194

2017-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