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人群代谢特征比较

  目的:从预测代谢性疾病的角度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下限从6.1 mmol/L下调至5.6mmol/L的合理性. 方法:比较正常糖代谢组(NGT,FPG< 5.6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1,5.6mmol/L≤FPG< 6.1 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 mmol/L≤FPG< 7.0 mmol/L)之间代谢指标及发生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差异.结果:与NGT组相比,IFG两组人群的血压、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P< 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明显降低(P<0.05).与IFGl组相比,IFG2组仅有FPG、FINS及HOMA-IR显著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NGT组相比,IFG1与IFG2组发生中心性肥胖(OR1=1.66,P1=0.10;OR2=4.96,P2< 0.01)、高血压(OR1=1.72,P1=0.04;OR2=2.31,P2=0.03)、高甘油三酯血症(OR1=1.71,P1=0.03;OR2=2.75,P2< 0.01)、代谢综合征(OR1=8.78,P1<0.01;OR2=24.79, P2< 0.01)的风险均升高.IFG两组间发生各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则无显著差异.结论:IFG1组出现多种代谢指标异常,且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较NGT组明显升高,从代谢性疾病早期防控的角度出发,将IFG诊断下限下调为5.6mmol/L是合理的,应加强对人群IFG的筛查.

空腹血糖受损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代谢性疾病

张宇翔 董晶 韩书婧 郭青青 刘岩 刘芬 罗艳侠 何燕

国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80-288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