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扎滚鲁克一号墓地与绞缬染织毛织物
扎滚鲁克一号墓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附近.1985、1989、1996和1998年,四次对一号墓地进行过考古发掘,发掘墓葬167座,分三期文化.在其中二期文化(公元前8世纪~公元3世纪中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些绞缬染织的毛织物.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的绞缬染法毛织物,分缝绞法、绑扎法和夹缬法三种.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及绞扎的办法,以作防染加工.缝绞染的毛织物有2件,即绞缬菱网纹毛布衣服残片和绞缬枝叶纹毛布残片.绑扎法绞缬染的代表性毛织物有方格、圆圈纹残毛布单,它是通过绑扎染色的织物,显方格、小圆圈纹等,其中的圆圈纹属绑扎法绞缬染法.夹缬法染的是一件残毛布裙,是在带纹上夹板染色,夹板图案是波状的齿纹.扎滚鲁克墓地,位于新疆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附近.这里有五处古墓地,相距不是很远,大体呈东西向排列,分布在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一号墓地最大,有3.5万平方米,1985、1989、1996和1998年,四次对一号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167座.1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整理、分析研究,目前对扎滚鲁克一墓地的分布、墓葬形制、出土文物以及年代、考古文化现象等有了一些认识.鉴于这次会议是第9届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所以,首先在这里主要介绍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绞缬染织毛织物的墓葬,2而后再介绍墓葬出土的绞缬染织的毛织物.
王博
新疆博物馆
国际会议
The 9th International Shibori Symposium(第九届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
杭州
中文
42-46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