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olors of Wood Chips and New Ideas of Batik Design

  化学染色简易的操作模式以及鲜艳又牢固的色彩取代了传统的植物染色,然而近年来如何能够将地球资源做最有效地运用,并且用对环境更友善的方式解决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于是植物染打着零污染和对自然与人体无害的口号回到市场中,然而以热水煮染来萃取植物色素以及染色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以及燃料与能源,对于资源与能源逐渐匮乏的地球而言无疑是一大负担。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利用更少量的资源与能源来达到自然染色的效果,进一步结合蜡染技术发展新的图样产生方式。在染材的资源部分使用台湾木头家具工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木屑废料,这些木屑与木粉因为已经被刨成细小的碎屑,接触面积大,回收后作为染材能发挥较好的效益;在能源方面则以酒精萃取色素的方式进行(冷)染,取代传统使用热能煮染的方式,大大降低水资源及热能消耗量,同时利用(冷)染的特性与蜡染技术做结合,克服了蜡染技术在植物染色中大多因需要热能而无法进行的问题,让蜡染艺术在色彩的选择上除了蓝染和化学染液外,拥有对环境更友善的色彩选择。在染色图样的发展上参考印度尼西亚蜡染产业传统的染色方式,采用重复染色的方式进行图像及色彩的累积与结合,利用蜡能够暂时保存布面色彩的特性,在事先已进行过第一次扎染、缝染以及影像绢印的布料上,用蜡随意画出具有蜡线条特色的图案,再进行第二次(冷)染,去蜡后便可得到结合其他染色技法所产生的布面图样,创作出有别于传统蜡染风格的设计。整体过程不仅降低传统蜡染过程中需耗费的资源与能源、赋予工厂木屑废料新生命,结合其它技法所创作出来的蜡染作品也能发展出新的图案效果。

YU Shu-Yu

Graduate student,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Graduate 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66, Daci,Guantian, Tainan city, Taiwan 72045

国际会议

The 9th International Shibori Symposium(第九届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

杭州

英文

336-337

2014-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