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扫描技术在化石标本修复中的应用
化石标本的修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在标本修复过程中,利用以往传统的对比方法进行相似对比、参考点测量等手段,可以缩小误差,但对于不完整的标本,就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标本进行修复。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研究工作。然而,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已能够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在古生物化石修复领域,三维扫描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以扫描鬣狗的上颌骨为实例,介绍三维扫描技术在化石修复中的应用。通过三维扫描仪获取破碎的鬣狗上颌骨三维影像,再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破碎的化石标本在计算机中进行虚拟拼接,然后再以计算机处理后的虚拟标本为参考进行测量,继而对标本进行修复。这样便可增加修复标本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三维扫描 标本修复 拼接
张伟 刘金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国际会议
北京
中文
357-366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