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梯度对芦苇根际孔隙水营养盐组成及其扩散通量的影响
水深对湖滨带湿地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其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影响其环境功能的发挥及其根际微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挺水植物芦苇根-沉积物界面氧化还原异质环境是沉积物各形态营养盐组分赋存及其转化的重要场所。本研究采用竹架吊桶方法结合高分辨率沉积物原位孔隙水采样技术(Pore Water Equilibrators,Peeper)获得10cm、40cm、70cm及100cm水深条件下芦苇根际溶液NH4+、NO3和PO43-的分布特征。受芦苇生长影响,在水深10cm时根际溶液中NH4+和PO43-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而在水深70 cm时NO3升高最为显著。芦苇根际沉积物-水界面PO43-、NH4+的扩散通量均低于非根际,随水位增加的PO43-的释放通量最多可增幅40~47%。水深变化对NO3-的扩散通量影响最大,在10~70cm随水位增加沉积物吸收水中NO3-的效率显著下降,而水深进一步增加到100cm水深时开始回升。本研究强调当芦苇淹水深度增加时,PO43-和NH4+释放通量有增加的趋势,通过湿地植物根际削减水体氮磷的效率下降且增加了沉积物向水体释放氮磷的风险。
Peeper 原位孔隙水 根际 芦苇 营养盐
古小治 陈开宁 柏翔 范成新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南京,中国,210008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国际会议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12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CEPPH2012))
上海
英文
266-270
201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