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染河道浮游生物多元分析结果的指示作用
采集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污染河道—佛山水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on-matric Multi-dimentional Scaling,MDS)分析法对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同步采集底泥样品,测定了Pb、Cd、Hg、Cr、As、Cu、Ni、Zn和间隙水CODCr、NH3-N,在此基础上,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以底泥理化监测数据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为评判标准,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和多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适用于重污染区域生物监测数据分析的方法。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重污染区域污染状况差异,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有较大差距;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在城市重污染河道生物监测结果分析方面,多元分析方法优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
污染河道 浮游生物 多元分析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麦戈 利锋 吴昌华 李敏健 林俊勇 徐江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广州,中国,510225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国,510630
国际会议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12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CEPPH2012))
上海
英文
372-375
201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