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花草木樨改良盐碱土及修复生态环境研究--以松嫩平原吉林西部为例

  吉林西部位于松嫩平原西南,百年之前还呈水草丰盛,土质肥沃,宜农宜牧的景象.20世纪中期以来,在人口、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干扰下,该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大,农牧经济受到严重制约.目前针对该区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已有大量研究,但是适合大面积应用的方法并不多.作者通过与俄罗斯专家合作,引进了斯列金1号黄花草木樨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在2000年~2010年间,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黄花草木樨地表和地下生物量大,根系粗壮发达,在数月内可全部溶于土壤耕作层中,所以其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孔隙度,增加通透性,使土壤脱盐脱碱,增加有机质、氮素、磷素和钾素含量,提高糜子、绿豆、玉米等作物产量,对改良重度盐碱土以及微酸性土、修复生态环境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建议推广种植.

黄花草木樨 吉林西部 土壤改良 生态修复

汤洁 梁爽 林年丰 李昭阳 娄云 张豪 张爱丽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中国,130012

国际会议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2012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CEPPH2012))

上海

英文

738-742

201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