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接受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论稿

  语文是情感教育而非理性教育,只有通过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直观、感性、审美的语言才能进行有效交流。语文阅读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无效教育的事实,但理论研究上整合接受理论与文本阅读的论述零散而边缘。接受理论强调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文本在未被读者接受之前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未经读者阅读和检验之前只能称为“文本,经过阅读和检验后才能成为“作品。只有读者利用阅读期待,使“空白点具体化,文本才有实际意义。接受理论的理论建构核心是构成的主观性,并以自我意识或是先在构成为基点,去感知或把握认识对象。语文阅读教学,包括理解和体验这样的意识活动,当然无法规避其影响与制约,必须以此为利器解剖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力图得出某种较为完整的解释:教学活动不应是原作者或原作品的独白,而是教师带着“期待视野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作用下,与隐含的作者进行对话和交流后形成的“视野融合,富于前瞻性地展示了阅读教学在接受理论指导下的广阔前景。

接受理论 教学变革 阅读教学

汪保忠

平顶山学院,平顶山,河南,中国,467000

国际会议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创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CCE2012))

上海

英文

278-281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