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混凝土孔溶液中钢筋钝化膜组成与结构的光电化学研究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共聚焦显微拉曼(Raman)光谱技术以及常规电化学实验技术研究了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的组成与结构。以电位阶跃方法形成的钢筋钝化膜主要在电位阶跃后的20~30秒内长成,各生长阶段膜厚均与生长时间存在正比对数关系。循环电位扫描至+700mV形成的钢筋钝化膜在+700mV下含有γ-Fe<,2>O<,3>,Fe<,3-x>O<,4>·YH<,2>O及少部分的α-FeOOH,其中α-FeOOH是结晶颗粒间间隙膜的主要成分,而γ-Fe<,2>O<,3>,和Fe<,3-x>O<,4>·yH<,2>O共同组成了膜中的结晶颗粒。γ-Fe<,2>O<,3>主要分布在结晶颗粒的外表层,内层则是Fe<,3-x>O<,4>·yH<,2>O。腐蚀抑制剂NaNO<,2>的加入直接影响钝化膜的结构组成和生长过程,进而提高钢筋抵抗Cl<”->点蚀的能力。

钢筋 钝化膜 模拟混凝土孔溶液 Raman光谱

储炜 汪鹰

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化学系 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

国内会议

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

九江

中文

566~569

199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