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慰藉心灵的传统文化空间以杭州拱宸桥张大仙庙为例
古埃及从悬崖上切割人类始祖庙移地保护的事实,是今天人类“非遗”保护的经典性发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西“张大仙庙”的移地重建,成为杭州市保护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石破天惊”之举,影响极为深远.在今天中央两厅“十八条”文件公布之后,回眸与反思这一创举,更觉其保护与发展“精神家园:慰藉心灵的传统文化空间”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说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程的实属必然与时不可待.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资源保护 社会价值
吕洪年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广东德清
中文
31-33
201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