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来“吵架”,幸事!
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是否还有这样对老师有误解的家长存在呢?其他家长是否只是将怨气憋在心里,却时刻戴着“有色眼镜”,对老师不置可否?由此可见,在家校工作中,班主任应时时与家长联系、交流,避免出现家校沟通的“真空”。特别是老师预感到家长态度有所改变时,一定要多反思,寻找问题的起因,真诚地与家长对话,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有着一个你不能忽视的人,那就是—孩子。班主任的家校联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电话、校信通或是家访上,而忽视了学生的传达。家长对老师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回家后的转述。想要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最好的做法不是跳过孩子,而是抓住孩子的心,只有这样,这座“家校之桥”才不会有裂缝,不会坍塌。
小学教育 家校合作 沟通机制 学生心理
吴亚燕 赵静波
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国内会议
第四届无锡市中小学积极德育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观摩会
无锡
中文
200-201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