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微震特性分析
以紫荆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钻爆法施工过程建立了紫荆隧道微震监测系统.通过现场仪器设备的安装布设、信号采集识别及分析处理和围岩微震特性的分析,对交通隧道钻爆法施工开挖岩体微破裂萌生、发育、扩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了微震活动的全天候全时段监测,并采用RFPA2D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岩体破裂行为,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隧道钻爆法施工的微震监测体系与技术方法.微震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拱顶和右拱脚区域微震活动活跃、震级较大,其余区域零散的分散着微震事件,微震事件在拱顶区域更为集中;模拟结果显示,开挖后拱顶区域破坏事件较多,声发射能力较大,最终发生似“X”型破坏,且破坏前出现了事件数量的突增现象.
公路隧道 钻爆施工 微震监测系统 微震特性
李天斌 刘天毅 陈国庆 马春驰 张航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622-631
201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