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与人物雕像的空间意象研究:以李平书铜像为例
近代上海的人物雕塑属于纪念性雕塑,它们与特定的公共空间相结合,产生特殊的空间意象,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本文以李平书铜像为例,细述其空间变迁的经历,从铸造者、竖立者、搬迁者等多重角度解读他们眼中的空间意象.作为标志物的人物雕像,其空间意象还会随着时间、空间、与人群的情感联结等因素的变迁而改变.
城市规划 公共空间 人物雕塑 文化传承
黄健美 徐磊青
国内会议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五届(2017)学术年会主题专场:全球城市史:环境、城市网络与空间生产暨第三届全球城市史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46-53
2017-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